《韩非子》中记载有:“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古有玉石,无人赏识,蹉跎数年,终得珍宝。今有古物,遗弃田野,惨遭埋没,意外现世,重见天日。 copyright dedecms
楚人卞和意外在山中找到一块宝玉,只可惜历经两代楚王都没有得到赏识,还被割去双腿。直到第三任楚王上位,卞和冒着生命危险再次献宝,那块玉石终于被赏识,即日后鼎鼎大名的和氏璧,秦王与蔺相如还因此物留下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不过,和氏璧随后流失于战乱之中,下落不明。 织梦好,好织梦
从这则故事便可以看出,宝物的发现之路总是伴随着各种坎坷。如果没有“伯乐”,纵使一件宝物被丢弃于大街之上也无人理睬,只当是垃圾。只有在真正的专家手中,每一件宝物才会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不被埋没于尘土之中。
copyright dedecms
曾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的经历同和氏璧类似,被丢弃于路边近三十天无人发现,好在有一位专家经过并发现了这件宝物。否则,它很有可能会被重新埋于地下。而我国所损失的不仅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它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内容来自dedecms
时间回到2001年,四川省会成都正值高速发展,不少郊区都被重新改造,苏坡乡也不例外。施工队正在对此地进行拆毁重建,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但谁也没有发现,挖掘机所挖出的土壤中有一个独特的金属环,由于和地下的垃圾混在一起,它并不起眼。
dedecms.com
另外,那个金属环带长期被埋藏于地下,最外层早已被铜锈和杂质包裹,如果不仔细观看,根本不会发现金属环上有零星的金色。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每天都与它擦肩而过,却没有一个人会将目光停留在它所在位置,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件怎样的宝物。
本文来自织梦
一个月后,成都地区接连几天阴雨绵绵,金属环周围的土壤被雨水冲走,逐渐露出地面。由于知名的金沙遗址就在工地附近,那里的工作人员难免会经过工地。一天,有位专家意外看到金属环,根据他多年文物工作经验,断定那个金属环肯定为古物,便将其带回工作单位。 copyright dedecms
随后,他和其他几位专家一起,将金属环外围的铜锈与杂质一一除去。在场众人万万没有想到,该金属环本质由黄金打造而成,经过清洗立即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看清楚金属环的真实面目之后,他们更加断定该物为珍贵古物,蕴含重要历史价值。
本文来自织梦
最后,经过众多专家轮番鉴定,他们一致认为这件古物来源于三千年前。那个时候,我国还处于奴隶主社会,一般只有上层贵族可以使用金制品。结合该物发现之地,众人推测该金属环为古代蜀王的配饰,也叫做金冠带,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dedecms.com
之后,考古人员重新返回施工现场,对该地进一步挖掘勘察,以期找到更多有关蜀王的古物。但结果并不尽人意,在施工现场除了那个金冠带之外,他们一无所获。或许,金冠带也曾属于金沙遗址,只不过遭遇盗墓贼,他们在运输宝物时金冠带不小心掉落在那里,经过时间的推移才被埋藏于地下。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除此之外,专家还在金冠带上发现了鱼、鸟以及箭的纹饰,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纹饰相同。由此推断,三星堆遗址同金沙遗址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前者很有可能也是古蜀王之物。不过,这一点还需进一步验证考察,不久之后将会真相大白。 内容来自dedecms
如今,金冠带早已成为金沙遗址的镇馆之宝,在其简介中写着,金冠带以及上面所刻纹饰都是古蜀王权力的象征。大家或许可以想像到那个画面,一位手持权杖戴着金冠的男人站在最高处,身后则是他的子民,大家一致向蜀王叩拜,同时也是在向代表权力的金冠及权杖叩拜。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