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知识

民间收藏热遍南北 鉴宝打假圈内圈外呼声相斥 文物古玩市场要不要行政干预引起关注(图)

时间:2021-07-20 04:23

 
 
 
图为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热闹景象 本报记者 李郁摄

  本报记者 李郁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全民收藏热,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其中自然会有一些弊端,比如赝品、假货盛行,文物鉴定可信度不高等等。因此,不时有人呼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管理。然而,在记者连日来所作的深入采访中,却发现在“圈内”和“圈外”有着不同的声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中就包括收藏品。  
 
 
 
要采取进一步管理措施,必须慎重,必须讲究行政艺术,必须给群众的收藏活动创造条件,而不是带来不利影响。

  “淘宝拣漏”收藏热遍及南北

本文来自织梦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每天人山人海。近5万平方米的市场里,4个大棚和周边几百个固定商铺满满当当全是各种艺术品,逛市场的人摩肩接踵。

  市场管理人员说,节假日这里每天都有六七万人。

  “潘家园的人气高,原因就是一个,人们都想到这儿能淘到宝,拣到"漏"。”北京著名的民间瓷器收藏鉴赏家白明说。

  白明痴迷瓷器收藏20年,建有个人瓷器博物馆。他说的“拣漏”是收藏界的行话,意为低价买到别人没注意的珍贵文物。

  中国收藏年度金榜组委会和《收藏界》杂志社开展了一个民间国宝评审活动。活动开展两年多时间,报名参加的收藏者多达4000人。这个活动在宁夏一次现场鉴宝中,有350多位持宝人前来鉴定宝物。

  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民间收藏也十分活跃。浙江现有收藏协会21个,会员多达5000人。2005年浙江举办了70场文物拍卖会,拍品多达4万件。 本文来自织梦

  据统计,全国现有文物拍卖公司170多家,年拍卖额达150亿元。

  收藏界人士估计,全国参与收藏的人数有三四千万,有人甚至认为多达7000万。

  “收藏应该是一种个人爱好,一种兴趣。”国家文物局原顾问、中国文物管理法起草执笔人谢辰生说,“眼下的收藏热,有许多不正常因素掺杂在里面。”

  谢辰生所说的不正常,主要是指有的人收藏目的不纯,有的以收藏为名搞投机买卖,有的造假骗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路。

  美国的《财富》杂志在半个世纪前曾断言,艺术品收藏将成为最赚钱的投资产业。我国也有人说:“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

  业内人士说,在收藏热中,喜爱艺术、陶冶情操者应是大多数,但冲着古玩的巨大利益、想一夜暴富者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不过,近年收藏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那就是逐渐减少盲目,趋于理性。

织梦好,好织梦



  “不冤不乐”收藏界不打假

  “大多数人收藏是跟风。”白明说,“其实收藏不应该是大众的事,而是"小众"的事。”

  白明说,收藏艺术品、字画、古玩,需要有深厚的历史、艺术和专门知识支撑,否则就会上当,吃亏。因为就目前市面情况看,真品太少,假的东西太多。

  白明曾让人蒙过。他花4万多元想买一套明代“太师椅”,却被“忽悠”买了一堆“瞎活”,即赝品。白明的一个朋友花60多万元买了200件玉器,在白明看来,全是假货。

  尽管赝品泛滥,收藏界却不兴打假。一般的规矩是吃亏上当自认倒霉,“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

  有的专家也认为,收藏毕竟是个人爱好,无关国计民生,造假买假,“周瑜打黄盖”,无碍大局。

  因此,尽管造假卖假盛行,有不少媒体也在呼吁规范文物市场,但收藏界本身打假的呼声并不高,有人甚至就是要体验在买卖真假古玩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把这些当作一种人生乐趣。还有很多买了假货的人,本人往往还坚信不疑,执迷不悟。 本文来自织梦

  白明说业内有句名言叫作“不冤不乐”。

  这大概也算收藏界一条潜规则吧。

  监督鉴定似应建立相应制度

  收藏界不打假,其中一个原因是文物古玩鉴定不易。

  国家有一个文物鉴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起先只有54位专家学者,后来增加到七八十位,全由国家文物局聘任。这个委员会只负责对国家馆藏和发掘的文物进行鉴定,不承担社会文物鉴定工作。一般省市也都有文物鉴定委员会,也不对社会服务。还有一些重要海关设有文物鉴定站,专为文物进出境把关,也不面向社会。社会上其他文物鉴定机构多数是民间自发形成的。

  前些年民间鉴定机构遍地开花,但随着人们收藏逐渐趋于理性,盲目购买古玩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到鉴定公司要求鉴定的人大为减少,许多鉴定公司无力支撑,逐渐被淘汰,目前剩下的已不多了。北京市经工商登记的鉴定公司或中心39家,业内人士人认为目前维持经营的也就十来家,全国不过几十家。

copyright dedecms



  “来鉴定的都要找知名专家。”一家鉴定公司的职员说,“所谓知名,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上过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的。没上电视台,不管你是否有能力一般都不认。”

  当然,即使是专家,有时也有“打眼”的时候。

  有一位先生看上一件古董,卖家要价100万元,他请专家鉴定,认定是真品,就买了下来。后来又经多方鉴定,结论都是赝品。他一气之下将专家告上法庭,官司却打输了。法院的理由是,古董鉴定很大程度属于主观判断,结论有差别,专家不应该承担责任。

  文物古玩鉴定肯定是有标准的,但这种标准不具有刚性,不易量化。文物古玩多属于艺术品,很难有统一标准,用政策法规强行规范也不现实。

  然而,业内人士也承认,专家与鉴定公司联手作假也是有的,只是不好认定而已。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介入文物鉴定的工作,专家们也各有看法。有的人认为不宜介入,有的认为应该介入。谢辰生老先生倾向建立鉴定人员资格制度,但他认为这一制度建立要从长计议,综合各方面情况考虑。自然,实行起来也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 本文来自织梦

  “感觉还行”收藏界满意目前状态

  “我认为目前文物管理部门执行法律政策不错。”《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说,“宽严适度,感觉还行。”其他一些收藏界人士亦有同样的评价。

  《收藏界》是陕西一家杂志,以该杂志为主发起的民间国宝评审活动已从民间发现了4件国宝级文物。整个活动完全自主,没有文物行政管理或其他部门的限制或干涉。

  “我们的文物政策一直是稳定的。”谢辰生说,“即使是文革期间我们的文物政策也没有多大改变。文革中毁坏文物是群众运动的偏差,不是政策变化。”

  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婉拒对目前民间收藏状况作出评价。有关官员说,他们正在作调查分析,以后可能会有报告向社会发布。至于政策制度方面的变革,更需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基础上才可能作出,目前无法作出预测。
织梦好,好织梦


  “盛世兴收藏。”收藏兴旺是社会政通人和的一个重要标志。维持目前的状况,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政策,或许是当前民间收藏管理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来说两句] 织梦好,好织梦


文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