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许建林:“股票亏了,等个十年八年的,说不准下一轮牛市到来之际,就可以回本翻盘了,而如果花大价钱买到假古董,那想翻身只能是等到一百年后,因为过了一百年,就算是假古董也都成了真古董。”
本文来自织梦
时下有一句很热的话叫“盛世话收藏”,是指在国强民富、太平日久的时代里,收藏古董正成为民间热衷的一项投资理财方式。不过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古陶瓷鉴定专家许建林却认为,收藏古董需要谨慎。 dedecms.com
对古陶瓷着迷的许建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许建林说,他从小着迷古董,大学学的是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后立志终身从事文物鉴定事业,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30多年,到现在都不敢说自己鉴定的古董是百分之一百准确。现在社会上的各类文物古董鉴定专家一大堆,有的人可能连真品都没摸过几件,再加上如今骗术层出不穷,因此他奉劝古董收藏爱好者一定要虚心学习、找对名师以及尽量去掉急功近利心态。 织梦好,好织梦
搞好收藏要有“收破烂”的心态 内容来自dedecms
今年50岁出头的许建林说,有的人玩收藏很盲目,一开始就砸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地砸进来,其实搞收藏一开始最好要有“收破烂”的心态。
织梦好,好织梦
许建林出生于广东罗定县,让他走上文物鉴定这条路的是他在乡下收破烂的姑丈与舅父。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上世纪70年代,我的姑丈与舅父都是收破烂的,每天他们都穿村过镇,从民间收集各种各样的古玩,那时古董造假的风气还没有形成,山区的古玩大多都是真的。别看他们是收破烂的,但见多识广,小时候,我就经常听姑丈与舅父在交流古玩方面的经验,很是着迷,觉得这里面不仅是一门生存的手艺,还有着大学问。读大学时我就坚定地选择了古代历史专业,到毕业后走上文物鉴定这条路,这些都与童年的影响有关。”许建林说。
copyright dedecms
许建林说,这些年他到全国各地出差,每次办完公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逛当地的农贸集市,去淘一些民间古玩。他表示,“这些物件一般都是几百元或几千元,有的是古董,有的只是民间工艺品,看到喜欢的我就买回来,作为研究学习的样本。对很多刚涉及收藏界的人而言,一开始最好就是多跑多看多接触,就算看到很心动的也不要冲动,因为你的学识积累得不够,眼光还没有培养起来时,很容易被表面迷惑以致上当。所以,先把收藏当收破烂一样地去看待,练就你的平和心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鉴定三秘笈:知识+名师+实践 copyright dedecms
许建林说,现今古玩“砖家”满天飞,有些人一上来就给你讲得一套套,上下五千年说一通,很有蛊惑力,真正成为一个文物鉴定专家哪有这么容易。“‘系统知识+名师指点+实践训练’是成为文物鉴定专业人士的三个必备条件。”许建林说。 dedecms.com
“首先是系统的知识学习,因为文物的类别多,比如字画、玉器、陶瓷、家具等等,而陶瓷里面又分汉陶、唐三彩、元青花、明清陶瓷等等,每一个门类的知识都博大精深,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门类,然后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其次就是要找到好的老师。光看书是不行的,文物鉴定这一行,很讲究找对师傅。” dedecms.com
1994年,省文物鉴定站派许建林到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进行学习,这是国家文物局专门为全国各地区的文物鉴定机构、国营文物企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培训机构,任课的老师均是全国一流的文物鉴定大家,毕业后通过考试还有国家认可的文物鉴定证书。“当时给我们古陶瓷提高班授课的都是中国文物陶瓷鉴定界的泰斗,如耿宝昌等。名师可以给学员指明方向,不至于误入歧途,而培训中心本身就收藏有很多的文物标本,有很好的标准器可以观察触摸,这跟去博物馆隔着玻璃橱窗来看文物是完全两码事,因为文物鉴定有培养起专业的眼光,必须要与实践结合,不仅是看,还要讲究上手的感觉。扬州班对国内的文物鉴定界相当于黄埔军校一样,这个行业的人只要一说自己是从扬州班毕业的,都可以找到师承关系。” 织梦好,好织梦
文物鉴定可以救人亦可以骗人 内容来自dedecms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个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之一,也是广东省内官方指定的文物鉴定权威机构。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权威部门,对一件古董的鉴定亦是十分慎重。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