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王敏悦
“这块带饰板整体呈方形,侧面呈斜坡状,中间有胡人纹饰,表面包浆浑厚,无论是器型、纹饰、刀工还是包浆,都指向它是一件唐代的文物。”在苏州市文物鉴定评估服务中心(苏州文物商店),徐栋调动脑内的文博知识库,向记者演示一件文物的鉴定过程。他是鉴定培训部的负责人,一名“80后”,是文物鉴定行业里的年轻人。 本文来自织梦
徐栋是新苏州人,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而如今,他能如数家珍般地道出苏州的历史掌故、文博发展,又能旁征博引,鉴定各种类型的文物。“我从小就对文博类的知识很感兴趣,常常翻看这方面的书籍,也会关注一些电视节目,毕业后在苏州博物馆实习过一阵子,2008年来到现在的单位。”徐栋告诉记者,入行之初,他更多地从事拍卖与展销工作,直到2013年才开始真正接触文物鉴定。
“我开始学习时就像一张白纸,在老师傅们的指点下得到提升。”徐栋说,市文物鉴定评估服务中心(苏州文物商店)集结了一批高水平的文博专家,又有丰富的文博资源,对他的学习大有助益。“文物鉴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哪怕是穷我一生,都没办法学完。我只能尽己所能,多看书、多向老师傅们请教,理论和实践并行,去努力充实自己。”所幸,徐栋年轻、记性好,思维又活络,常常能够举一反三,学得很快。2020年底,他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人员内部考核,成为苏州市通过该项考核的第一人。
作为鉴定培训部的负责人,徐栋主要从事文物鉴定、培训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徐栋组织实施了国家文物局、苏州市文物局委托的10多个培训项目,在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市文物鉴定评估服务中心(苏州文物商店)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文博人才培训基地名单。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还参与到国家文物局在苏州开展的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中,承担了销售标的的审核、登记等组织实施工作……
这些年,徐栋组织了40多场面向市民开放的文物鉴定咨询公益活动。“最热闹的时候,一次活动能吸引一二百号人过来咨询,大家都很喜欢我们的活动,觉得很有用。”他也常常开展文物鉴定的相关讲座,并参与编写了《古玉发微》《全国文物商店典藏书画精品集》等书籍,为普及文博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而在工作之余,他愈加发奋地学习,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文物鉴定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物及其价值,进而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保护。”在徐栋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行当,但要真正干好它,往往得沉下心,坐得住“冷板凳”,他愿意花一生去践行这份事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